长城汽车召开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,正式发布全新的咖啡智驾"331战略",并将在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。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、多位长城汽车领导及各领域专家、合作伙伴出席发布会。 会上,行业内外的资深专家深度探讨智能驾驶的当下与未来,并深入解读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在安全、场景、用户体验方面的三重优势。同时,长城汽车与高通、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在车载智能芯片、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方面展开深度合作,助力长城汽车进一步拓展智能驾驶生态圈。 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(右)与著名电影制片人张苗(左) 活动当天,长城汽车发布全新的咖啡智驾"331战略",即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、用户体验评价最好、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个领先,打造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。2021年,长城汽车将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的L3级能力自动驾驶、中国首个配置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、具有NOH(Navigation On Highwaypilot,中文名"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")能力的自动驾驶。 咖啡智驾拥有包括感知冗余、控制器冗余、制动冗余、架构冗余、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在内的6大冗余系统。通过打造全球首款真正自动驾驶全冗余量产平台,实现全车无死角安全覆盖。

目前混动界分两大流派,一个是丰田的行星齿轮组串联结构,通用的混动系统,也是这个流派,另一个就是本田的并联式结构,此次长城汽车的混动属于后者派系的。丰田的行星齿轮组结构的优缺点都很明显,其优点是如果驾驶员在这套系统的最优速度区间内驾驶,那么其传动效率和节油性非常高。缺点就是当车辆提高到高速的时候,这套系统的效率和动力就衰减的非常厉害。 长城这套混动系统能够在高速状态下,给驾驶员以非常好的动力感受和相对很高的传动效率。这套系统,目前匹配了三种不同规格动力总成,在HEV/PHEV两种架构下,有“1.5L +DHT100”和“1.5T +DHT130”的动力总成。在PHEV架构下,还有“1.5T +DHT130+P4”四驱动力总成。 HEV两驱系统,最高动力系统功率180kW,PHEV两驱系统总功率则可达240kW。HEV架构采用1.8kWh的电池,相对传统混动系统电池容量提升30%以上。而PHEV架构搭载电量为45kWh的电池,30分钟即可充电80%,目前提供8年/15万公里质保。PHEV+P4结构前后桥电机可同时输出动力,最高系统总功率可达320kW。 02 四种运行模式 和丰田以及本田的混动系统一样,长城的系统也大致分为四种运行状态。 EV模式能量流:在EV工作模式下,TM电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,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高效率区域,最大限度提升动力性能。 串联模式能量流:串联模式适用于市区行驶工况,由发动机驱动GM发电,TM电机直接驱动车轮,在串联混动模式下,节油率可达35%-50%。 并联模式能量流:高速行驶工况更适用于并联模式,它由发动机驱动直接驱动车轮,GM电机和TM电机负责调节发动机工作点和辅助驱动车轮,这种发动机直驱工作点直接落在高效区域的方式,油耗较串联模式可降低10%~15%。 能量回收模式能量流:能量回收模式适用于制动工况,TM电机直接进行能量回收,不仅提升整车工作效率、增加续航里程,更能进一步降低油耗,从而更好的优化能量使用率。

在聊到阿斯顿·马丁之后的动力总成时,慕容涛表示将会和梅赛德斯-奔驰深度合作,届时将会得到由AMG专门为阿斯顿·马丁研发的动力总成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“有什么用什么”。此外,慕容涛还提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要进一步加强阿斯顿·马丁内部的工程技术储备,并且还有计划在德国的纽博格林赛道上进行更多的开发投入。 在采访中,CEO还提到了关于品牌最精髓的V12发动机,不过就目前来看前景堪忧。严格的欧VII排放标准让所有车厂都焦头烂额,很多厂商选择用小排量与插电混动来规避,但澎湃的V12发动机想要满足这些标准显然是难如登天。慕容涛暗示,如果全世界的V12爱好者联合起来,说不定可以说服阿斯顿·马丁留下这款经典的发动机。 至于未来的产品规划,阿斯顿·马丁方面表示将会继续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发力,基于当前DBX、Vantage等新世代产品的不同车型将会是新产品的主要基调,预计在2022年底之前,我们将会看到10款全新的阿斯顿·马丁。